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在边会上作案例分享时发言。尹灵 摄
当地时间12月7日,COP15第二阶段会议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”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。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、中国新闻社主办,中国新闻网承办。
长江江豚作为全球唯一江豚属的淡水亚种,因嘴巴的弧线像在微笑一样,被人们称为“微笑天使”。作为生态环境指示物种,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500万年,也被称为长江生态的“活化石”。王天琦表示,“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,种群数量急剧下降,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,同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(简称IUCN)也将其评估为濒危级。”
2020年,在南京召开的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,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,10年内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,保护江豚等物种多样性,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。
王天琦介绍,随着全面禁捕、岸线清退等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,水生物种种群逐步呈恢复趋势,水生态健康状况不断向好,再现了碧波荡漾、江豚逐浪、游鱼嬉戏的美丽长江景色。
他强调,“特别是,长江江豚的’生活圈’由原来的部分江段拓展至整个江苏段,并在扬中雷公岛、南京潜洲等水域发现’母子豚’(母豚携幼豚)踪迹,成为长江’休养生息’过程中,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的真实写照。”
王天琦介绍,南京是能在城市市区江段看到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“唯一城市”,这里能直接观察到长江江豚踪迹的区域多达10余处,最多一次在半天时间内观测到30次长江江豚在水中嬉戏的场景,吸引着众多爱好者驻足观赏与打卡拍摄。
王天琦说,环境DNA监测显示,长江江苏段累计检出80余种鱼类DNA信号,鱼类多样性持续提升。这些都是对江苏重现大江美景的赞许,更是对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期许。下一步,江苏将采取更加有力的保护措施,让江与人的生命共同体尽早实现正向演替、和谐共生,为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作出江苏贡献。(完)
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开幕****** 本报青岛12月20日讯(记者刘成)以“聚才聚力、创赢未来”为主题的2022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暨第二十二届“蓝洽会”20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开幕。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,设置了重点项目签约、“人才强青”海外引才成果展、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项目洽谈专项活动等板块。 开幕式上,围绕智能家电、海洋装备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智能制造、软件和信息技术等24条重点产业链需求,青岛发布了2700余个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需求和90余个项目需求,153家用人单位通过“蓝洽会”平台发出“求贤令”,面向全球招贤纳士。本次活动汇集了1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携项目参会,通过“云展示”“云洽谈”的方式与青岛市重点企事业单位在线洽谈。此外,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活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“智找活”产业人才供需通平台,着力做好重点产业、重大项目的全要素服务保障。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